你知道吗,早在汉代,咱们的祖先就现已有吃烧烤的习气。洛阳老雒阳饮食文明博物馆里,一个出土的汉代烧烤炉,证明了这个现实。想看最早的烧烤炉,想了解洛阳饮食文明?那就去老雒阳饮食文明博物馆,看看老祖先都吃点啥,怎样吃。
在西苑路与青岛路交叉口南50米处,记者并未曾发现“传说中的”洛阳老雒阳饮食文明博物馆,却是路周围老雒阳食府门口的一尊铜像很引人注意。
据老雒阳食府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尊铜像高约3米,人物原型为烹饪鼻祖伊尹,而老雒阳饮食文明博物馆就藏身在这家饭馆内。
进入饭馆左转便是老雒阳饮食文明博物馆,其负责人缴晓梅和记者说,该博物馆本年河洛文明旅游节期间正式对外开放,便是试营业期间现已接待了不少慕名而来的“吃货”。
博物馆内最招引人眼球的便是烤着蝉的烧烤炉了,烤炉上有10只蝉,烤蝉是古时的一道美食。据缴晓梅介绍,烧烤炉是从汉代某有钱人的墓葬里挖出来的冥器。
“许多人来到博物馆后,都感叹‘那时候的人们就开端吃烧烤了。缴晓梅说,该馆内展出了300多件物品,包括史前的陶罐,汉代的石磨盘、灶台、烧烤炉,以及各种原料的现代伙食用具。
老雒阳饮食文明博物馆由老雒阳饮食办理公司董事长王天喜一手筹办,他本来喜古董、爱保藏,又因自己从事餐饮行业,所以保藏时更偏心与餐饮相关的古董,该馆内展出的展品大都是他早年的保藏。
现代人都说五谷杂粮好,但是五谷都指的啥?大约没多少人能说得清。据了解,跟着经济和农业的继续不断的开展,“五谷”的意义也在不断地演化,现在“五谷”渐渐的变成了粮食作物的总称。
在该博物馆大厅南面的墙面中心,镶嵌着5个迷你的“粮仓”,每个“粮仓”周围都放置有一个广口瓶,广口瓶内都盛着大半瓶黑色的东西。
瓶子周围的标签显现,这么多东西正是现已被碳化了的汉代“五谷”:稻、谷、豆、麦、粟。“这些都是从‘粮仓’里取出来的,‘粮仓’里还存有许多被碳化的五谷。”缴晓梅解释道,展品中的粟便是现代人口中的小米,由于产量大,在宋朝曾经的1700多年里,它一向被作为军粮。
到洛阳老雒阳饮食文明博物馆观赏,可别只停留在门口的这一方展厅。沿着博物馆的楼梯,从一楼往四楼楼上走,百余件藏品遍及在饭馆的边边角角,等候门客、看客们去发现。
磨浆、去渣、杀沫、擀面、煮面……在一楼走廊的角落处,一组制造浆面条的泥塑招引了记者的目光。这栩栩如生的连接流程,似乎让人看到,一碗热腾腾的浆面条行将出锅。而周围的几个穿戴长衫的男人,端起碗顾不得吹凉,就将面条往嘴里送,或站着,或蹲着的,颇有些乡土气息。
往楼上去,二楼的官斗民斗展现的是一幅古时农人向官府交粮的图像;三楼的各色食盒向人们展现着南北方饮食文明的差异;四楼陈设的元、明、清及民国时期官府所用的碗、盘、碟、茶壶等瓷类餐具,则带人们领会年代的变迁。